郑州兴兴搬家服务公司

郑州兴兴搬家服务公司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正文

储蓄搬家缘何再度上演

编辑:郑州兴兴搬家服务公司  时间:2012/10/26
近期资本市场的向好,是引发“储蓄搬家”潮的重要诱因。不过,业内人士表示,“储蓄搬家”将是未来的一个常态,巨量的储蓄存款中有一部分外流以及存款活期化也是正常现象。当然,这一“常态”也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经营。有分析认为,存款活期化一方面会对降低商业银行负债成本起到积极作用,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利润提高,但也会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稳定性。 

  11月15日,央行上海总部公布的10月份信贷运行数据显示,当月上海人民币存款环比大幅减少,其中全市人民币储蓄存款减少968.9亿元,同比多减599.4亿元。上海储蓄存款数额的大幅减少,是否意味着“储蓄搬家”大潮正在涌来? 

  实际上,在过去的几年间,“储蓄搬家”几度潮起潮落。 

  近年来第一波明显的“储蓄搬家”潮出现在2006年至2007年。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,2006年10月储蓄存款月度减少76亿元人民币,这拉开了很多年没有出现的“储蓄搬家”潮大幕。尤其是2007年4月和5月,储蓄存款月度减少更为迅速,其中4月减少人民币1674亿元,5月减少2784亿元,连续创历史月度最大降幅。同时,存款活期化趋势明显。而与之相伴的,是中国股市在此期间走出了惊人的超级牛市行情。 

  第二波明显的“储蓄搬家”潮则出现在2009年。2008年末,中央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负面影响,出台了包括4万亿元投资在内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,国内宏观经济开始见底回升,这给国内资本市场以极大信心,A股市场迅速回暖。在这一背景下,“储蓄搬家”潮于2009年中出现,当年8月份的居民户存款减少800亿元,而2009年10月居民存款更是大幅减少2507亿元,“搬家”现象更加明显。 

  而今,这一“储蓄搬家”潮是否再度来临?央行上海总部10月份的数据已经给出部分答案,而全国的统计数据变化则更为明显。人民银行11月11日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,10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769亿元,同比少增1128亿元,其中住户存款减少7003亿元,创2009年以来新低。单月居民存款减少超过7000亿元,这让不少分析人士惊呼,又一波凶猛的“储蓄搬家”大潮正在涌来。 

  “储蓄搬家”潮的到来,与通胀预期较高有直接关系。自年初至今,通胀预期较高一直为各界关注。从CPI指标上看,9月份CPI同比涨3.6%,而刚刚公布的10月份CPI同比增长更是达到超预期的4.4%,涨幅创25个月新高。随着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大幅走高,CPI高点持续推后的预期不断被强化。有分析预测,11月CPI可能再创新高,同比涨幅达到4.7%。通胀预期的持续走高,让居民存款面临不断缩水的风险。中国是高储蓄率国家,存款是老百姓最重要的金融资产,随着CPI持续走高,负利率的现实状况难以避免,居民已很难通过储蓄抵御通胀并实现保值,将存款向股市、楼市、黄金等投资渠道转移成为不少人的选择。 

  资本市场的向好,是引发“储蓄搬家”潮的重要诱因。从近年的两次明显“搬家”潮看,都伴随着国内股票市场的持续走好,特别是2006年至2007年,A股市场连续两年大牛市带来的巨大财富效应,曾引发储蓄存款连续减少。央行刚刚公布的10月份金融数据中,居民存款大幅减少7000亿元,而其间,国内股票市场出现罕见的连续上涨。在国内投资渠道欠缺的前提下,当通货膨胀预期较高时,居民为保值增值,可选择的途径比较有限,股市楼市都是最重要的手段。但为抑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,国内房地产市场进入持续调控的非常时期,连续出台的严厉调控政策让未来房价走势有很大不确定性,楼市成交量也大幅萎缩,这让很多投资性购房者望而却步。当楼市的投资渠道受限后,股市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。 

  从未来看,在国内外市场流动性充裕以及国际“热钱”继续向新兴经济体涌入的背景下,短期内扭转通胀预期的难度较大,这将会继续加速“储蓄搬家”潮。但另一方面,国内A股市场在经过此前连续大涨之后,近期再现暴跌之势,尽管市场分析认为向好趋势未改,但在一定程度上会给“搬家”的储蓄以风险警醒。不过,业内人士表示,“储蓄搬家”将是未来的一个常态,巨量的储蓄存款中有一部分外流以及存款活期化也是正常现象。当然,这一“常态”也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经营。有分析认为,存款活期化一方面会对降低商业银行负债成本起到积极作用,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利润提高,但也会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稳定性。